| 產品使用指南 發布時間:2018.05.07 瀏覽次數:2846次 |
一、運輸和儲存過程 運輸:應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,須做好固定和防水,確保運輸過程中包裝物和鋼卷不產生機械損壞、不淋雨受潮。 吊裝:使用專業吊具或軟帶單卷吊裝,吊裝過程中應小心輕放,不得撞壞、損壞包裝物料和鋼卷。 碼放:鋼卷應按品種、牌號分區、整齊、有序放置,鋼卷碼放不得超過一層。 標簽:運輸和儲存過程中須注意保持標簽標識完整、清晰、不脫落,以免發生誤用;鋼卷應按警示標簽所示著地方向著地,以方便使用。 儲存:使用室內場地儲存,必須保持儲存場地通風、不淋雨,確保鋼卷干燥、不受潮、不銹蝕。 二、消除應力退火 對于全工藝硅鋼,用戶不需要進行提高電磁性能的退火,可直接使用。但由于電工鋼在沖裁、焊接加工等過程中會產生剪切應力,從而惡化鐵損、導磁率等電磁性能,影響產品使用,所以要求用戶采用去應力退火(SRA)的途徑來恢復、提高因剪切應力而降低的磁性,同時去應力退火還能使電工鋼晶粒適當長大,進一步降低鐵損。因而,消除應力退火對某些方面電工鋼使用十分必要。 盡管消除應力退火能恢復、提高電磁性能,但同時也可能導致層間電阻和耐蝕性的劣化,增加涂層剝落和疊片粘結的趨勢和可能性。所以,用戶在消除應力退火時應注意下列各方面: 退火溫度和時間的控制 建議合適的退火溫度為700—800℃,最短保溫時間約為1.5小時。退火溫度過高,會造成涂層的損壞或疊片粘結。實際退火溫度和保溫時間視退火方式、退火爐形、鐵芯規格、裝爐量、裝爐方式等具體確定。 退火速度 必須控制合適的加熱和冷卻速度,以防止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由于熱應力過大而使鐵芯變形,降低疊裝系數和使用效果。 退火氣氛 必須避免滲碳和氧化氣氛,以防止電工鋼磁性劣化。所以,應合理控制爐內氣氛,建議以N2、Ar等惰性氣體或N2+H2混合氣體(H2含量2—10%)作為保護氣體并保持低露點(Dp<0℃),同時爐用材料如爐罩、爐底板等應選用低碳鋼,以保證退火過程中不降低電磁性能和絕緣性。 其他應注意的事項 a、疊片不宜太高,以免層間粘結。 b、沖裁加工過程中殘留的油漬必須及時清除。 c、填料平臺應平坦,以防止因疊片翹曲在裝配過程中重新產生應力。 d、退火過程應保持合適的氣氛,確保爐子密封,底部及內罩不漏氣。 三、其他注意事項 (1)應選擇合適的沖剪加工設備,并保持設備、模具處于良好狀態,以免產品在沖剪加工時產生大的應力和毛刺,裂邊,卷邊,降低磁性、疊裝系數和材料利用率,影響產品使用效果。 (2)沖剪、疊片、退火等鐵芯制作過程中,應保持板形、邊部良好、不損壞,表面干凈、無油脂雜物,涂層不脫落、無損傷,以免影響產品使用效果。 |
| 下一篇:質量保證措施 返回上一級 |